《衣锦中国——贵州少数民族服饰展》

       

        贵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一个民族服饰的海洋。为了展示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艺术,使首都市民以及中外游客感受并领略到中国浓厚的民族服饰文化底蕴,由北京艺术博物馆与贵州众和联盛会展有限公司主办,贵阳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协办,贵州财经大学中国减贫与发展研究院陈月巧老师提供展品的“衣锦中国——贵州少数民族服饰展”于2015年11月10日下午2:30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开幕,展期30天,至2015年12月10结束。展品包括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服饰80件(套),类别有银饰、盛装、童装、背扇、帽子等。

        贵州省境内居住了49个民族,特别是苗、侗、布依、水、仡佬等原居少数民族,基本保存并穿戴着传统服饰,其款式约有260种之多,几乎涵盖了中国历史上所有服饰的形式、工艺和材料。由于贵州大多数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关于本民族古老的历史和记忆,就依靠女子手中的线与布为载体,绣染成各种特定的图案,化成一种文化符号穿在身上,世代相传。其中苗族刺绣具有强烈的表意功能,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和图腾”。

       贵州民族服饰就女性来说,除生活于高寒地带的民族之外,基本上是短上衣和裙子,尤其重视女服的刺绣装饰。其刺绣针法的多样,色彩的艳丽,图案的精美,还有图腾“蝴蝶妈妈”的故事所折射的文化内涵,以无法抗拒的魅力打动了贵州财经大学教师陈月巧女士,她走上了探索少数民族文化真谛的旅程。她将自己多年来珍藏的部分服饰展示于此,意在唤起人们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精髓,发掘并研究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从而推动现代服饰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