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品之五十二——万年红朱墨

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有四锭“万年红朱墨”。长方形,两面起边框,墨正面在万字纹锦地上填金楷书“万年红”,数只蝙蝠展翅飞翔,间饰祥云。背面亦为万字纹锦地上饰蝙蝠、祥云。墨左侧阳文楷书“安徽巡抚奴才恩铭恭进”,右侧阳文楷书“光绪三十二年”。造型规整,线条细腻,体现出一种严谨的美。

恩铭(1845-1907),即于库里·恩铭,满洲镶白旗人。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的女婿。举人出身,历任太原知府、山西按察使、两淮盐运使、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光绪三十二年升任安徽巡抚

朱墨(朱砂墨)是为了适应绘画及圈点批文等实际需要而生产的一种朱红色墨,主要成分为朱砂。我国利用朱砂做颜料已有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殷商时代。随着制墨工艺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五彩缤纷的颜色墨,朱砂墨就是其中的一种。

此墨属于贡墨,明清贡墨作为专门进贡皇帝或朝廷之方物,历来以设计考究、制作精良为世人所称道。明代有田弘遇墨宝墨、孙隆清谨堂墨存世。清代墨业发展迅速,古徽州又是中国制墨业的中心地区,因此清代贡墨以徽州为主要来源,数量巨大,将帝王、朝臣、墨肆紧密联系在一起,据《歙县志》称,“海内巨卿贡墨皆取制于曹素功”,到乾隆、嘉庆年间,主要由汪近圣和汪节庵两家承担,清末基本为胡开文一家承制。

清代贡墨一般在文字上有所体现,官员进贡相对有固定的格式,如:署臣(或奴才)XX恭进,恭制、恭造、恭呈、谨承等,有些在“臣”的前面加上官职,如“安徽巡抚”、“江西巡抚”等等。

贡墨的制作不惜工本,务求精好,集书法、绘画、雕刻、造型艺术于一体。墨选料上乘,刻模精细,制作精巧,造型多样,有舌形,圭形,椭圆形,长方形、磬形等等;墨品名称多为称颂之词,寓意天下太平、吉祥或,如万年有道,日月光华,天子万年,太平清玩,万寿无疆等,或与皇家生活相关,如皇家园囿的景观;装饰题材较明代大为拓宽,从神话传说、名人先贤、佛道人物到古语名句等都有所反映;注重装潢,大部分贡墨均装潢考究,或配以楠木匣,或配以漆盒,漆盒一般饰描金龙纹或题字,无论装潢形式的朴拙与华丽,都体现了皇家之贵气。